遼寧省鞍山市教育系統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堅持五育并舉,以問題為導向,破解家庭教育難點,創辦“空中家長課堂”和“社區公益教育”,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新模式。從2021年初開展以來,通過鞍山教育微信公眾號持續推送家庭教育和社區公益教育音、視頻資源,得到社會各界、學生及家長的高度關注和一致好評。截至目前,共播出“空中家長課堂”156期、“社區公益教育”151期,受眾人數近700萬人次。為“雙減”工作建立了良好的長效機制。
“社區公益課堂”重點解決經濟困難家庭、留守兒童家庭、下崗職工家庭中的學生學習成績提升難問題,其授課內容主要是回答解題思路、學習方法、思維模式、備考技巧等學困生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。學前社區公益課以普及幼小銜接知識能力為主,讓家長有效開展幼小銜接活動,為順利升入小學做好準備。中小學社區公益課以知識梳理、興趣激發、學法指導為主,對一段時期的學習內容進行系統復習、查缺補漏。專題教育以系統普及相關的知識為主,提升家長及教師能力,切實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。高中社區公益課通過初高中銜接課程,使學生盡快適應高中的學習和生活節奏,改善高中學生的學習方法,掌握學習各個學科的技巧和關鍵,提高學習效率。
探索建立家校共育良性循環常態運行機制
鞍山市教育局成立由局長、業務分管局長、科室負責人、執行系統負責人組成的項目工作領導小組,定期召開會議,統籌推進工作。在項目組領導下,各縣區廣泛參與,吸納社會各界代表,成立三個團隊。一是家庭教育專家團隊,由心理學專業人員、家庭教育專業人員、部分優秀校長、公益教育志愿者教師組成,研制開發家庭教育和社區公益課程。二是課程制作團隊,由宣傳及技術部門組成,錄制家庭教育空中課堂和社區公益課的音視頻。工作得到了鞍山市廣播電臺、電視臺的支持,制成成互聯網資源包提供給學生和家長。三是推廣推送團隊。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、各中小學校負責人組成,負責定期將課程推送給每個家長自愿收聽收看。
空中家長課堂和公益教育課項目深化了家校協同育人,達到了“教育成長一對父母、受益一個家庭、影響整個社會”的社會效益,增強了家長的獲得感。讓學生切實感受到重視與關愛,增強了他們的自尊心與自信心。教師志愿者在錄課過程中體驗到濃濃的職業幸福感、深深的教育情懷和無私的奉獻精神,增強了教師的榮譽感。目前,“空中家長課堂”和“社區公益教育”已經成為鞍山市教育工作的一個品牌項目,得到社會及廣大家長的認可。我們通過讓家長切實受益的家庭教育資源,為學生和家長搭建了學習提高的平臺,帶動更多家庭的父母親同時參與學習,共同成長,實現5+2>7的育人效應,促進家校共育的良性循環,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態系統。鞍山教育將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路上,不斷提升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本領,為鞍山全面振興作出自己應有的努力,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更大的貢獻。